
在2024年竞选期间,总统唐纳德·特朗普曾承诺要降低食品杂货价格,并保证美国人“很快就能负担得起他们的食品杂货”。但在大选之后,杂货价格仍在上涨,美国人对经济的担忧加剧,开始改变自己的购物行为。
根据美联社 — NORC公共事务研究中心本周发布的一项民调,超过一半的美国人表示,他们对食品成本感到压力。53%的受访者称杂货成本是“重大”压力来源,33%认为是“轻微”压力,只有14%表示杂货价格完全不构成压力。这是美联社首次在民调中询问美国人对杂货价格的压力感,但近年来的其他调查也显示,美国人对杂货价格感到不满。尽管食品杂货通胀有所放缓,但调查结果显示,美国人仍对高昂的食品价格和经济状况感到焦虑。他们不仅在民调中抱怨:顾客正在显著改变他们在杂货店购买的商品以及购买方式。
价格上涨
受供应链瓶颈推动,食品杂货价格在2022年达到9.4%的峰值后,通胀率已明显回落。截至6月的过去12个月里,杂货价格上涨了2.4%,这是最新消费者价格指数显示的数据。但这并不意味着杂货价格下降。在某些情况下,如鸡蛋、牛肉、橙汁等商品,由于供应变化或极端天气,价格甚至加速上涨。有迹象表明,特朗普的关税也在推高进口水果、罐头食品、咖啡等产品的价格。
密歇根州立大学食品经济学家大卫·奥尔特加(David Ortega)表示,民调结果反映出公众对特朗普降低杂货价格承诺的落空,以及消费者对经济走向的不确定性。消费者会密切关注商店价格,而购物账单往往影响他们对整体经济的感受。“我们正走出一个通胀期,人们的预算很紧张。每个人都能看到食物价格。”奥尔特加说。
更广泛的经济形势似乎也在影响消费者对食品的态度。近几个月来,受特朗普政府贸易政策影响,消费者信心有所波动。最新的就业和消费者支出报告也显示,经济可能比先前认为的更脆弱,而特朗普的贸易政策是其中的重要因素。“由于政府的关税和贸易政策,目前的价格充满了巨大不确定性。”奥尔特加说。
自年初以来,美国人一直担心特朗普贸易战可能导致更高通胀。但经济学家表示,通胀总体保持温和,仅少数品类价格上升。这是因为一些企业选择自行消化更高成本,且许多公司年初已提前备货。经济学家警告,一旦库存消耗殆尽、企业感受到关税冲击,通胀可能会加速。美国人口普查局周二报告称,随着更高关税生效,美国企业在6月的进口量显著下降,购买外国生产商品的成本也变得更高。
更多在家吃饭
企业表示,消费者手头紧,正在调整购物模式:购买更小包装商品、使用优惠券、放弃非必需品,只买必需品。同时,他们也更多地在家用餐。经济学家称,这些变化是经济放缓的危险信号,并且正在影响就业市场和企业的增长计划。Kroger临时首席执行官罗恩·萨金特(Ron Sargent)在6月表示:“在这种不确定的经济环境下,顾客依旧谨慎消费。无论高收入还是低收入群体,都在应对巨大的不确定性。”
为吸引顾客,Kroger正加大促销力度,并扩大自有品牌(通常比知名品牌便宜)的产品线。奥利奥和奇普斯妙妙饼干的母公司亿滋(Mondelez)表示,消费者购买零食,尤其是饼干的数量在减少。该公司上季度北美地区销售额下降了3.5%。首席执行官德克·范德普特(Dirkvan DePut)表示:“消费者存在大量焦虑和对通胀的沮丧情绪。”
(图片源于CNN)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城市新闻网icitynews » 美国人再度为食品杂货涨价发愁,高物价迫使购物习惯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