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11月4日(周二)表示,全球未能实现限制气温升幅在1.5摄氏度以内的主要气候目标,并可能在未来十年内突破这一临界值。在年度《排放差距报告》中,UNEP指出,由于各国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方面行动迟缓,世界现在“几乎肯定”会暂时超过《巴黎协定》的核心目标。
报告称:“这一趋势将难以逆转——要想将超标幅度降到最低,必须更快、更大幅度地削减温室气体排放。”报告主要作者安妮·奥尔霍夫(Anne Olhoff)表示,立即采取深度减排措施可以推迟超标发生的时间,“但我们已无法完全避免这一结果”。2015年签署的《巴黎协定》承诺各国将全球平均气温升幅限制在工业化前水平之上不超过2摄氏度,并力争控制在1.5摄氏度以内。
然而,联合国指出,即使各国兑现最新的减排承诺,全球气温仍将上升约2.3至2.5摄氏度。虽然比去年联合国预测的升温幅度少约0.3摄氏度,但包括全球最大二氧化碳排放国中国在内的国家今年提出的新计划仍未显著缩小差距。
中国在9月承诺,到2035年将排放量从峰值削减7%至10%。分析人士指出,中国通常会设定较为保守的目标,并在执行中超额完成。这份报告为即将召开的联合国气候大会(COP30)增添了新的压力。届时,各国将讨论如何加快并资助遏制全球变暖的行动。
《巴黎协定》的温控目标是基于科学评估制定的:全球变暖的每一个升高幅度都会加剧热浪、干旱和野火。例如,相比1.5摄氏度升温,2摄氏度升温将使暴露于极端高温的人口比例增加一倍以上。升温1.5摄氏度时将毁灭至少70%的珊瑚礁,而2摄氏度时这一比例高达99%。报告指出,如果按照各国当前已实施的政策,全球升温将达到约2.8摄氏度。
不过,世界也取得了一定进展。十年前《巴黎协定》签署时,地球正朝着升温约4摄氏度的方向发展。但各国依然在为经济增长燃烧煤炭、石油和天然气,导致碳排放持续增加。UNEP称,2024年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增长了2.3%。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城市新闻网icitynews » 联合国警告:全球恐在十年内突破1.5℃红线,气候危机进入“不可逆”阶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