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海峰传承杯国际艺术节再夺面塑创作金奬
城市新闻9月6日洛杉矶报道,金牌面塑名师时海峰在刚举行的二○二○第三届美国传承杯国际艺术节上夺得金奬,这是中国民俗艺术在海外再次赢得盛誉,也是时海峰面塑创作的最新成果,引起美国艺术界同行高度关注。
今年才五十岁的山东菏泽时氏面塑第五代传人时海峰,在四川成都和菏泽市一带,是家喻户晓,人人皆知的面塑名师。他六岁时便开始跟着父亲时振山学习面塑艺术,深得其父真传。时振山系中国著名面塑艺术大师,他成了时海峰入门老师。一九九四年二月,时海峰与父亲时振山一起做客成都电视台,并参加由四川文联举办的民间“三绝技”表演,引起不小轰动。
时海峰的面塑造型独特,与不同的民俗风格相互呼应,形成别具一格的民俗文化景观。一九九九年九月,时海峰作品《红脸关公》把关公造型雕塑得栩栩如生,活龙活现,作品被山东省民间文艺家协会收藏。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五十周年大庆民俗博览会上,他的作品《五虎上将》获得银奖;二○ ○四年,十一月,他的作品《八仙过海》获首届中国民间艺术白绝群英会铜奖;同年八月,他的作品《八仙过海》参加四川省文联、民协举办 “邓小平诞辰纪念展”,作品并被四川艺术院收藏。
金牌面塑名师时海峰
二○ ○五年二月,时海峰参加洛杉矶喜羊羊年节展,让海外华人重温故乡情;同年六月,被成都市民间艺术家协会授予“天府民间艺术家”称号;二○一五年八月,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发行《手艺,守艺》一书,书中收录了时海峰人物专访及面塑作品。二○一六年八月,时海峰被菏泽市牡丹区授予“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同年十月,他创作面塑《周瑜》,获第四届中国菏泽艺术节创新奖金奖;同年十二月,他参加“中国非物资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其优秀面塑作品被山东艺术学院收藏。
中国民间文艺家大辞典记载时海峰面塑艺术创作成果与经验。时海峰表示,面塑是世代相传的民俗艺术,各地风俗习惯不同,也使得面塑品种丰姿多彩。“礼从宜、事从俗”,民俗艺术促进了面塑艺术发展,面塑也被赋予不同吉祥含义。面塑是一种民俗文化符号,是原汁原味的乡土艺 术。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在家乡民俗和精神文化熏陶中,形成民俗艺术,唤起人们的乡土情感。
时海峰表示,说起面塑的起源,其实很平常。我国古代民间很多地方流传着逢年过节庆喜时用面粉做“饽饽”、“枣花”、“月糕”、“面鱼”、“面羊”的风俗 , 这些面食一般 是作为蕴含祝福意义的食品或者祭祀的供品。这些用面做的“果实花样”既好吃,又好看,还蕴含着求吉纳福的祝愿,深受人们喜爱。捏面人师傅用模子或者手捏成各种人物、动物摆到街市上,沿街叫卖,那些彩色的面人儿逐渐就成了专供欣赏的传统民间工艺。
时海峰作为一名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他立志把中国传统文化继承下来,让中国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城市新闻网icitynews » 时海峰传承杯国际艺术节再夺面塑创作金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