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俄罗斯服装商人斯维特拉娜·纳乌莫娃在中国有个特殊的“爱人”。2月14日西方“情人节”这天,她跨越6330公里,从莫斯科来到中国东部的一个小城,继续一段已经四年的“恋情”。
在位于山东威海的迪尚集团业务七部办公室,纳乌莫娃找到版型设计师隋晓红,跟她一起讨论根据设计图纸制作出的羽绒服白坯样本。纳乌莫娃认真地观察着每一处细节,力求产品达到理想状态,像往常一样一经推出就会大卖。
与迪尚合作的四年间,纳乌莫娃的品牌Naumi知名度不断上升,进入了意大利的高端服装展会。与迪尚的贸易额也从100万美元上涨到2018年的近1200万美元。“从初创期开始我们就一起合作,现在品牌发展壮大了,我感觉这是我们共同努力的结果。”隋晓红说。
纳乌莫娃是迪尚集团的常客,每年有一半的时间在迪尚,与相关工作人员交流设计。业务七部的办公室里,甚至设置了一个专门属于她的工位。“中国的设计师头脑灵活,有时候甚至不需要通过翻译,大家就能互相理解。”纳乌莫娃说。
2013年底,已经有十几年服装设计经验的纳乌莫娃在俄罗斯创立了Naumi,主要经营高端女士羽绒服。但俄罗斯的服装面料和辅料配备不足,设计及生产能力也不强。她拜访过意大利和德国的公司,但始终没找到将创意转化为实物的服装加工企业。
2015年4月,纳乌莫娃从莫斯科来到威海,随身带有40多张羽绒服设计草图。隋晓红脸上自信的神情让纳乌莫娃重燃希望。“当时我们已经不是一个来料加工企业,已具备了一定的设计研发能力,草图上反映的诉求对我们来说不是难事。”她说。
纳乌莫娃这次没有失望,迪尚公司很快向莫斯科发去了他们制作的第一批成品羽绒服。“成品不仅完全符合设计草图的要求,而且还对很多设计进行了改良,销售情况大大超出预期。”纳乌莫娃说。
在服装大卖的背后,为了做好设计,隋晓红和同事跑遍了莫斯科大大小小的商场。“我们关注颜色及款式的流行趋势,给客户一些建议,基本上所有成品的推出都是双方商量的结果。”隋晓红说。
2017年5月份,包含30多万种面料的国家纺织面料馆迪尚面料中心成立,服装供应链得到不断完善。从选料到设计,从加工到物流仓储,迪尚全方位的服务让这个挑剔的俄罗斯客商提不出意见。
“我和好多企业都合作过,但与迪尚的合作是最愉快的,这是一个优秀的企业,能实现我的创意,还能自己做设计,每次过来我都不舍得离开,真的有种谈恋爱的感觉。”纳乌莫娃说。
近期,迪尚3D开发部发展迅速,曾经的实体成衣样品变成了可以在线上传输的数据,曾经需要跨国运送成衣样品的程序大大简化,服装设计的沟通交流都可以在线上便捷地完成。但是纳乌莫娃还是经常不远万里来到威海,坐在专属工位上,和迪尚的设计师及工作人员交流。
她甚至对中国员工谦虚务实的工作态度有些“怨言”:“我自己也是一个设计师,虽然很多人赞扬意大利等国家的设计,但我觉得中国设计也很不错,你们要相信自己,不要觉得自己比别人差。”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城市新闻网icitynews » 俄罗斯女商人和中国服装设计的“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