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ace Conference,Jan,2020

独家专访:国际扶轮社5300区前总督鲁迪·韦斯特维尔特(Rudy Westervelt)

面对斯里兰卡刚刚发生的骇人听闻的恐怖袭击事件,世界又一次陷入了巨大的谜团。面对身前身后那些数不胜数和烦不胜烦的形形色色的事件以及这些事件所带来的生生死死与痛心疾首,一次彻底而冷静的思考也许是重要的。或许,我们可以问自己这样一个问题:我们的世界,到底是缺调教还是缺引导?以此为命题,《东西对话》节目独家专访了国际扶轮社(Rotary International)第5300区前总督鲁迪·韦斯特维尔特先生。
他认为,我们的世界是一个充满了问题的世界,历史的、现实的、未来的,层层叠叠,已经到了叫人不得不做一次颠覆性抉择的时刻了。所谓颠覆性抉择就是,摆脱我们管用的试图以武力去改造世界或者调教世界的做法,而真正从根本上换个角度,从推广和平入手,以和平化解仇恨、以博爱链接人心。若非如此,我们这个冤冤相报的世界将永无宁日。
嘉宾首先介绍了国际扶轮社。国际扶轮社于1905年成立于美国芝加哥,到今天已经发展成为遍布世界五大洲一百多个国家并且具有130万余会员的全世界最大的国际非盈利组织。从成立到现在,在以往的114年中,他们始终奉行了一条,那就是,脚踏实地,从小事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一次一件,久而久之,世界上的麻烦纵然再多,也总有一个解决的时候。一代人不够,那就两代人,两代人不够,那就三代人,子子孙孙,没有穷尽,就像中国的愚公移山。
“我们的世界是个多民族的世界。而多民族的世界就必然多信仰。”他说,“每一种信仰都有它自己的道理。你不能说我的信仰是高尚的信仰,而你的信仰是龌龊的信仰。那样的话,被你说成龌龊信仰的人也同样可以认为你的信仰是龌龊的。这样,我们的世界可以围绕着谁高尚谁龌龊的争论再打上一百年、两百年,甚至更长。”他主张,在信仰与信仰之间,总有同为人类的共同点,这些共同点就是国际扶轮社的着眼之处。比如,对疾病的痛恨、对健康的渴求、对贫穷的同情、对落后的厌倦等等。以往一百多年来,他们正是本着这样的信条给印度的偏远地区送去了饮用水。本着解决一个是一个的原则,不是给他们送去清洁水,而是帮助那里的人打井,以至于叫他们世代有水喝 。光是代代有水喝还不够,他们还教给当地农民铸造技术,使他们能自己造出打井机,在那些曾为一个小得可怜的水源而彼此大打出手的村子里,村民们第一次有了自己的打井机械厂。“也就是说,我们教给他们打鱼,而不是仅仅给他们一条鱼。”他说。
同样的办法,他们瞄准一个难题,解决一个,调动全世界的爱心力量,“群起攻之”,在落后地区建立了学校,在贩卖人口猖獗的地区打击了贩卖人口,甚至首开先例,在全世界范围内消灭了小儿麻痹症(据去年统计,全球仅存八例)。
他指出,“人与人之间的矛盾不一定必须是你死我活的,看你怎么去化解。化解得当,许多看似你死我活的矛盾也都得到了解决。”他举例说,在巴(勒斯坦)以(色列)之间,近些年来的武力冲突制造了不计其数的鳏寡孤独。面对这些鳏寡孤独人群,往前走一步,你可以鼓励他们复仇,鼓励他们再次大打出手,于是再死许多人,相反,国际扶轮社在那里展开的逆向而行的活动却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他们派人深入这样的家庭,去推广他们的“家庭重组”项目。具体说就是把两个在战争中各自失去了孩子或者父母的家庭重组起来,使他们有机会重新享受天伦之乐和父母之爱。
同样的例子在圣地亚哥,一个单身父亲永久地失去了他唯一的儿子,另一个男人的唯一的孙子,正是杀死他的儿子的凶手。尽管凶手得到了应得的惩罚,但两个老人毕生的孤独是铁定了的。在国际扶轮社的介入下,他们开始走动,以至于终于摈弃前嫌,忘记仇恨,成了一对老来的好朋友。
“我们的世界,喊口号的人多,做事的人少,”他说,“同样,煽动仇恨的人多,化解仇恨的人少,这是我们的最大的致命之处。要想解决眼下世界的混乱,战争和武力都起不到丝毫作用,而只有引导,把那些视战乱、死亡、杀戮为常态的人向和平的氛围下引导。”为此,他们每年举行一次世界和平大会,2020年的世界和平大会将与一月十七和十八日在安大略县国际博览中心举行。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城市新闻网icitynews » Peace Conference,Jan,2020

赞 (0)
分享到:更多 ()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