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citynews.com/wp-content/uploads/2024/12/GM.jpg)
中国曾是通用汽车(GM)最大且最重要的市场,但如今却成为其最大的挑战。12月4日(周三),通用汽车向股东披露,公司将为其在中国的合资企业计提两笔总计超过50亿美元的非现金费用,其中一笔涉及业务重组,另一笔反映了合资企业价值的下滑。
通用汽车预计重组成本将在26亿至29亿美元之间,合资企业价值的减记费用为27亿美元。受此消息影响,通用汽车股价在盘前交易中下跌2.7%。通用汽车与上汽集团在中国合作生产别克、雪佛兰和凯迪拉克车型。根据公司文件,通用汽车董事会认为,这些非现金费用是必要的,原因在于合资企业的新业务预测已经最终确定以及相关的重组行动。目前,通用汽车尚未披露重组的具体细节。公司发言人表示,大部分费用将在第四季度计入财报,虽然会减少净收入,但不会影响调整后的业绩表现。
近年来,通用汽车首席执行官玛丽·博拉(Mary Barra)一直致力于改革公司在中国的运营。随着这一曾经的利润引擎在去年开始出现亏损,博拉在10月向投资者表示,这些改革措施预计将在年底前见效,包括“经销商库存的大幅减少,以及销售和市场份额的适度改善”。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通用汽车在中国市场亏损约3.5亿美元。据路透社3月报道,上汽集团计划裁减数千个岗位,其中包括其与通用汽车合资企业中的部分职位。
博拉此前曾警告,中国市场对许多企业来说正变得越来越难以维持经营。“目前的市场形势非常艰难。坦白说,这种状况是不可持续的,因为有太多企业在这里亏损,而这种情况不可能无限期持续下去,”博拉在7月表示。国内制造商的激烈竞争以及价格战已经对市场造成了显著冲击。上汽通用今年前11个月的销量大幅下滑59%,仅为370,989辆,而本地新能源车领军企业比亚迪在同期的销量超过上汽通用的10倍。值得注意的是,上汽通用曾在2018年达到年销量200万辆的巅峰。
大众汽车(Volkswagen)正在加大力度,深化与中国合作伙伴(包括小鹏汽车和上汽集团)在电动汽车技术领域的合作,以应对其在中国这一最大市场的销售疲软局面。2022年,大众汽车失去了中国最畅销品牌的头衔,被比亚迪(BYD)取代。为加强市场竞争力,这家德国汽车制造商与上汽集团最近达成协议,将合资合同延长10年,至2040年。
日本汽车制造商日产汽车(Nissan Motor)由于在中国和美国市场的销量下滑,计划裁员9,000人,并大幅缩减其制造能力。与此同时,在底特律,通用汽车的竞争对手福特汽车(Ford Motor)正在将其中国业务转型为车辆出口枢纽。然而,一些分析师建议底特律的汽车制造商直接止损,彻底退出这个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
(图片源于CNN)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城市新闻网icitynews » 通用汽车深陷中国困局,巨额亏损成全球车企警钟!